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从“蜀道难”到“全球通” 内陆腹地变身开放枢纽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6-28
  6月7日,一列搭载化工产品的中老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经磨憨出境后分拨抵运万象南、琅勃拉邦。此次班列的开行,标志着中老铁路全铁直达精品班列正式推出,并将自6月起每周常态化稳定开行,为川货出口东南亚提供高效物流通道。   5天后,亚蓉欧大通道“澜湄蓉”鲜果专列鸣笛驶入成都国际铁路港。泰国金枕榴莲、椰青等东南亚水果,以“一箱到底”的全冷链模式直达,在港区进一步分拨,销往全国各地,

  6月7日,一列搭载化工产品的中老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经磨憨出境后分拨抵运万象南、琅勃拉邦。此次班列的开行,标志着中老铁路全铁直达精品班列正式推出,并将自6月起每周常态化稳定开行,为川货出口东南亚提供高效物流通道。

  5天后,亚蓉欧大通道“澜湄蓉”鲜果专列鸣笛驶入成都国际铁路港。泰国金枕榴莲、椰青等东南亚水果,以“一箱到底”的全冷链模式直达,在港区进一步分拨,销往全国各地,标志着中老班列开启东南亚水果跨境冷链运输贸易新时代。

  “一去一回”疾驰的班列,承载着12年的辉煌历程。12年来,成都国际班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从“蜀道难”到“全球通”,四川对外开放之路如何越走越宽?内陆腹地变身开放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又做了些什么?

  亚蓉欧大通道“澜湄蓉”专列是今年中老国际班列鲜果回程专列运输榴莲后,成都国际铁路港开行的首趟东南亚水果混运专列。智能温控冷链集装箱采用“13℃恒温+新风系统”,真正做到了让热带进口水果“鲜味直达”。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算了一笔运输账,“过去公路运输7到9天,单柜运输成本5万元,损耗率10%;如今中老班列72小时直达,成本降低50%,损耗率近乎为零。”

  “中老班列的加持,让泰国榴莲进入国内的时间更快、更便捷,切实解决了公司以前在榴莲旺季遇到的通关和物流问题。我们今年的榴莲贸易量预计比2024年增加20%,进口额度预计增加2亿元人民币。”王浩说。

  以往,全国榴莲集散大多在嘉兴、无锡、广州等地,近年来,随着西南地区对榴莲消费需求持续攀升,加之中老铁路为东南亚水果入川提供的稳定快捷通道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正将“榴莲自由”的美好愿景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

  今年5月,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开展特色水果零售业务,22元/斤的泰国金枕榴莲引发抢购热潮,已售出超千吨榴莲。

  “这样的价格太香了!”市民李女士购物车里堆满榴莲,背后是产业链的深刻变革:中老铁路使东南亚水果运输成本下降60%,终端售价降低30%,成都市场榴莲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下跌。“产地直采+班列直达+港口直销”的全链条模式,不仅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吃到更鲜的果,更开创了“东南亚水果借道中老铁路入川、川渝市场辐射西南”的贸易新路径。

  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当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3.4万列,联接境外122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今年新增了西班牙巴塞罗那、保加利亚布尔加斯等境外站点。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成都国际班列的稳定性和时效性优势愈发凸显。”北京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纪寿文表示,“它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12年来,成都国际班列不断创新突破——首创“蓉欧速达”“澜湄蓉快线”等品牌班列;开行全国首列中欧南通道班列;实现冷链班列常态化运行;构建“铁铁”“铁海”“铁公海”等多式联运体系……这些创新成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有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已然进入企业的“候选名单”,那么,如何成为企业的必然选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台子搭得好,企业才能好唱戏、唱好戏。

  “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就是我们发展路上的生态建筑师。”四川泽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费文维对此深有感触。她坦言,选择扎根成都国际铁路港,核心吸引力在于其得天独厚的物流通道优势,但更关键的是政府提供的“专班式”贴身服务,让企业“越做越有信心”。

  四川泽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公司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战略及区位优势,征地自建138亩物流园区,构建“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贸易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服务平台,现已成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物流枢纽。

  费文维回忆道,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政府搭建起跨部门协调机制,打通土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让9万平方米保税物流综合体从规划到建成仅用了18个月。“这种‘青白江速度’背后,是政府以市场化思维为企业搭建的全周期服务平台。”

  从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到仓储分类监管系统落地,政府专班人员一直在跟随企业发展进程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政策对接效率。

  “以前,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由于货量大、客户提货数量和时间不确定等原因,清关货物要在短时间内转出保税区根本无法完成。当时,货运车辆必须等货物到齐后,才能一次性将货物分拨出区,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庆幸的是,在园区管委会和海关的帮助协调下,这个问题得到了逐步解决。”四川泽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廖强说,“现在,针对品名单一、货量大的货物,港区实施了分类监管,货物可以大批量一次性清关,然后原地进行储存,再根据客户需求分拨。从保税转为非保税,也不像之前要转到非保税仓去储存,这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成本。”

  廖强算了一笔账:在货物装卸、转运、仓储、管理成本方面,按照一个集装箱26吨货物计算,每个集装箱就能节约成本近千元。

  谈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费文维充满了信心,并透露已经预备开启全新领域,“我们计划在俄罗斯建设集散中心,在老挝建设矿产资源集结中心;进口领域,将会扩大老挝、泰国等区域农产品、木薯淀粉、氯化钾等贸易规模;出口方面,拟进一步扩大老挝基建物资贸易规模,拓展中老泰农产品双向流通通道,实现年度跨境贸易额10亿元以上。”

  监管模式的破壁,是“蓉品出海”提速的关键一环。而服务功能的延伸则为企业“走出去”打通了全球供应链的“任督二脉”。

  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思路,瞄准具有全球资源运作能力的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企业,吸引法国邮政DPD、中远海运、京东等200余个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超千亿元。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处于开放前沿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与外向型产业深度关联,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建立了良好的临港产业生态圈。

  正是这种“硬通道”与“软服务”、“制度突破”与“战略引领”的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得以在这里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并充满信心地迈向世界舞台。

  今年2月18日,一场跨境物流的“加速实验”在成都铁路口岸完成。来自广东TCL王牌电器(惠州)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在成都铁路口岸通过“先查验后装运”方式,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TCL光电科技(成都)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一同搭乘中欧班列顺利启程运往波兰罗兹。

  广东TCL王牌电器(惠州)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在成都铁路口岸通过“先查验后装运”方式,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TCL光电科技(成都)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一同搭乘中欧班列顺利启程运往波兰罗兹。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在传统出口拼箱监管模式下,货物通常在监管场站外完成组货、拼箱,然后以集装箱整柜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海关以集装箱为单元实施监管。如果其中某批货物需要查验,同柜的其他货物需要等待该批货物查验完毕后才能再次一起装箱出口。

  为解决传统监管模式“一票查扣、整箱等待”这一痛点,2024年11月25日,海关总署发布2024年第167号公告,批准同意成都海关等12个直属海关开展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试点。成都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场运营方——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在青白江海关指导下,按照海关总署要求持续完善监管设施,配置智能设备,建设信息系统,优化操作流程,全力降本提效,保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与传统的普通散货集拼模式相比,‘先查验后装运’这一新模式在时效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它大幅缩短了通关时间,使货物能够更快地到达市场一线;拼装货物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口岸操作费用降低20%以上,同时单箱装运效率提升,帮助企业进一步节约了物流成本。”TCL光电科技(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5月28日上午,首趟满载电子配件、电视机配件等货物的“蓉深港图定班列”从位于铁路港鸣笛启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5月28日上午,首趟满载电子配件、电视机配件等货物的“蓉深港图定班列”从位于铁路港鸣笛启程。该班列装载的货物全程仅需2天即可直达深圳盐田港,3天至香港葵青港,换装国际班轮后分别转运至南美、欧洲、非洲的7个国家港口,后续可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再添一条辐射全球的黄金物流通道,为“川货出川”“蓉品出海”按下“加速键”。

  成都是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汇点,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作为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承载地,深度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构建大通道、提升大枢纽、建强大平台、服务大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

  而深圳盐田港区拥有华南最密集的欧美航线,香港葵青港区以亚洲、南美洲市场为主,相关航线数量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前列。葵青港与盐田港合作良好、基础坚实,往来的驳船服务稳定可靠,充分发挥了外贸航线互补优势,建立了高效衔接的物流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绿色低碳出海通道。

  盐田国际内陆港(成都)揭牌,标志着盐田港第18个内陆港——成都内陆港正式启用。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蓉深港图定班列”无疑是三地强强联合的产物,将成都与盐田港、葵青港两大全球供应链核心节点紧密联结,实现三地货运流通无缝衔接,为成都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低碳出海通道,实现成都、深圳和香港三地互惠共赢。

  “蓉深港图定班列”首发当天,盐田国际内陆港(成都)揭牌,标志着盐田港第18个内陆港——成都内陆港正式启用。

  “盐田国际内陆港(成都)揭牌后,盐田港的功能与服务将进一步延伸到四川省的货源地,‘川货出川’‘蓉品出海’的货物在铁路港即可完成交提柜交验业务,将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与盐田港的同港、同价、同服务的内陆港组织模式,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货物提供一条快捷、经济的出海通道。这不仅有助于西部地区的产品走向世界,也将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西部,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建华表示。

  当畅达全球的“钢铁网络”在这里汇集,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正以“硬联通”枢纽、“软联通”服务,书写着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新范式。这里,是千万吨货物流动勾勒出的全球贸易新坐标。(彭茜、赵祖乐、肖瑶、陈萱)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