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军事专家:已经今非昔比美已无可奈何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6-07
  中美关系,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一个是全球霸主,一个是崛起的新兴大国,两者之间的摩擦不断上演,但为何美国迟迟不与中国直接开战呢?德国军事专家马丁·施耐德的一句话揭示了其中的秘密:“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美国在军事上已经无可奈何。”这句话乍一听挺直白,但细细琢磨,似乎还真是有理有据。   要理解美国为何不敢与中国开战,首先得回顾一下两国走到今天的历程。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一个是全球霸主,一个是崛起的新兴大国,两者之间的摩擦不断上演,但为何美国迟迟不与中国直接开战呢?德国军事专家马丁·施耐德的一句话揭示了其中的秘密:“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美国在军事上已经无可奈何。”这句话乍一听挺直白,但细细琢磨,似乎还真是有理有据。

  要理解美国为何不敢与中国开战,首先得回顾一下两国走到今天的历程。中美关系从最初的“蜜月期”一路走来,跌跌撞撞。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那个时候,美国有意拉拢中国共同对抗苏联,大家关系一片融洽,互相之间合作无间。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美国则在这过程中赚了不少便宜货,双方的贸易日益扩大。

  然而,好景不长。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让美国渐渐坐不住了。2017年,美国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把中国标记为“战略竞争对手”。自此以后,贸易战、科技封锁、军事围堵等手段纷纷出台,美国对中国的挤压不断升级。但有趣的是,尽管美国竭力施压,却始终没有直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什么呢?答案可能就在这其中。

  施耐德说“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并非空口无凭。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军事力量稳步增长,美国若真想与中国对抗,也得权衡得更为谨慎。老一辈人对中国军队的印象,大概停留在那时的装备简陋、人员众多、靠的是冲劲和胆量。然而如今,中国的军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吴下阿蒙。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崛起可谓迅猛,尤其是2020年,中国的舰艇数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舰队规模最大的一支。尽管在远洋作战能力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在近海防御能力上,已几乎无可挑剔。其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足以让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不敢轻易接近。而2023年下水的第三艘航母“福建号”,更是展示了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决心。

  除了海军,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中国的空军发展同样令人瞩目。歼-20隐身战机一亮相,立即引起全球关注,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隐身战机技术的国家。而中国目前正在研发的第六代战机,也预计在2030年左右投入使用,令人震惊的速度甚至让美国感到压力重重。

  在导弹领域,中国的东风系列堪称杀手锏,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东风-21D和东风-26被誉为“航母杀手”,足以令美国航母群避之不及。2020年,中国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这一成果更是让美国寝食难安。

  美国的军方并非盲目自大,他们清楚与中国开战并非易事。2024年,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明确指出:“在太平洋战区作战,美国根本无法承受持久战。”报告还提到,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与后勤支持远不及中国本土的作战能力,这差距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隐忧。

  美国空军司令迈克·米尼汉曾在2023年发出警告,称2025年中美可能因为爆发冲突,他要求部队做好充分准备。然而,这一警告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轩然,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军工复合体的炒作,目的是为争取更多的军费支持。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候选人丹·凯恩在2025年直言:“美国的军工根本无法与中国进行长期战斗。”现代战争已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对抗,消耗战尤为关键,弹药、装备的补给至关重要。在乌克兰冲突中,美国就曾因弹药短缺而深感压力。如果与中国爆发冲突,消耗将更加严重,那么美国的军力究竟能支撑多久呢?

  反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工业基础雄厚,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武器、弹药和能源。美国的军工企业则面临产能下滑、生产线跟不上进度的困境。若真爆发战争,谁能支撑得更久,结果显而易见。

  除了军事因素,经济因素在中美关系中同样举足轻重。两国的经济紧密相连,谁也不愿意轻易冒险,打破这种局面。

  2023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中国已经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商品,包括电子产品、衣服、机械等,往往都是“中国制造”。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不小,粮食、飞机等大宗商品在中国市场有着广泛的需求。如果两国爆发战争,贸易往来一旦中断,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在电子、汽车、医药等行业,全球如果失去中国的供应,经济秩序将受到严重冲击。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工厂停工,全球供应链就出现了大规模混乱。如果中美爆发冲突,供应链中断,将会使美国的许多产业陷入瘫痪。

  中美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对抗,金融市场也将因此动荡。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会暴跌,股市、债市可能面临风险。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一旦动荡,全球经济也必将受到极大影响。这种风险,谁敢轻易冒险?

  地缘政治方面,中美关系中有两个极为敏感的领域:台海和中东。美国在这两个地方都需小心翼翼,避免引发冲突。

  长期以来是中美关系的“雷区”。美国始终保持“战略模糊”,既不明确独立,也不承诺一定会出兵。但随着中国军力的日益强大,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越来越谨慎。2025年,俄罗斯智库就曾警告,台海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导火索。然而,美国始终未敢冒险直接介入,因为中国在台海拥有地理优势和军力优势,而美国则需跨越太平洋,胜算微乎其微。

  在中东,美国长期以来对石油和反恐问题保持高度关注。然而,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日渐增强,逐渐有了与美国竞争的能力。2025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中国发出“红色警报”,中东局势也因此紧张。美国不敢在此时加剧局势,因为国内舆论和盟友的态度让其无法轻举妄动。

  中国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美国曾通过北约和亚太盟友进行全球扩张,但如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支持美国的程度逐渐减弱。印度虽然与中国有一些矛盾,但在贸易上依然与中国保持紧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战略选择变得更加复杂。

  全世界都不希望中美爆发冲突。联合国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早已发声,呼吁两国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冲突升级。如果中美真的爆发战争,美国在国际上将陷入孤立的境地,难以获得道义支持。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平台,赢得了大量国家的支持,提升了其国际话语权。美国要想孤立中国,几乎不可能。

  总的来说,美国不愿与中国开战,涉及军事、经济、地缘政治以及国际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军事上,中国的崛起使美国难以承受持久战;经济上,两国紧密相连,谁都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地缘政治上,台海和中东等敏感问题使得美国不敢贸然行动;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单靠美国的力量无法孤立中国。施耐德的话言之凿凿:“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美国在军事上已经无可奈何。”未来的中美关系依然充满挑战,但若真有一场大规模的冲突,恐怕双方都不愿意让事情走到那一步。通过对话和平共处,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